今年62岁的郎保兴,是冠县东古城镇古南村党支部书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鲁西北汉子,从他朴实、厚道饱经风霜的脸上透露出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他担任支部书记二十多年来,靠苦干实干带领全村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一个土头土脑的村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
Nir法治快讯网
Nir法治快讯网
Nir法治快讯网
Nir法治快讯网
尽职的好支书 致富的带路人Nir法治快讯网
本报记者许金禹 杜张爱 李建波 通讯员 陈兰芳 么兰成Nir法治快讯网
今年62岁的郎保兴,是冠县东古城镇古南村党支部书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鲁西北汉子,从他朴实、厚道饱经风霜的脸上透露出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他担任支部书记二十多年来,靠苦干实干带领全村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一个土头土脑的村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也因不平凡的业绩,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先后被授予县、市劳动模范,被选为13-16届县人大代表,14-16届市人大代表。由于他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对党对人民的热爱,深得群众的赞誉,都说他是尽职尽责的好支书、致富路上的带头人。一路走来,每一个足迹都印证着人生的诺言。Nir法治快讯网
临危接重任 三年拔穷根Nir法治快讯网
冠县东古城镇古南村,地处黄河故道西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春秋时期是晋国的冠氏邑旧址,两汉时设馆陶县,隋大业年间馆陶县北迁,此地址为冠氏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村里那些62眼井、72座庙等美好的传说、佳话以及至今保留着的几百年历史的高台古槐和七十二道沟的八角琉璃井都见证着村庄的古老和文明。这里曾是汉三代馆陶公主的封地,村西卫河的前身——隋开挖的大运河永济渠造就出这块神圣的土地,人杰地灵、仁人志士辈出。抗战期间这个村是革命的堡垒,许多热血男儿为民族的存亡出生入死,有的建国后成为党的高级干部,有的为国捐躯成为革命烈士,千余人的村庄没有一个人当汉奸,正是这具有光荣传统的村庄造就了一代新人郎保兴的成长。Nir法治快讯网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可爱的家园,但由于“一大二公”制度的制约,这个历史上的富饶之地一度陷入贫穷状态,加上十年浩劫,使古南村变成了“三类三”,干部跟着形势跑,社员混天度日混工分,年复一年山河依旧,古南人给自己村编了一个顺口溜:“地多不打粮、风调雨顺闹灾荒,拼命干一年,一顿吃个光”。Nir法治快讯网
1992年,郎保兴从他前任肩上接过村支书的重担,为了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郎保兴从解决群众的温饱入手,当时国家正在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整个农村处于历史性大转折的关头,他决心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施展自己潜藏已久的心愿,率领乡亲脱贫致富,带领一班人制定出了改天换地的施政方略——拔穷根,栽富苗。Nir法治快讯网
但是,这条路走下去并不是那么平坦,许多旧体制、旧框框束缚着人们的手脚,班子成员对形势认识模糊,思想涣散,不能统一认识。针对这一现状,他首先抓了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他深知要想火车跑得快,必须车头带。他组织班子成员制定措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为人表率,严以律己,要求村民做到的,干部先做到,干部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教育干部公公道道的办事,清清白白的做人,纠正那种“讲职务,不讲义务;讲权限,不讲奉献”的思想。由于他自己一身正气,很快就得到村民的认可与信赖。Nir法治快讯网
他甩开膀子,大干了起来。2003年村里修路,为适应现化生产工具的通行,拓宽了路面,沿路涉及千家万户,在把土地视为命根子的农民眼里,为了多种地,总是损害路基,你攻一寸,他攻一尺,天长日久,使宽厰的路再次变得连三马车也无法通行,为了根治这一现象,他决心抓典型扼制这种不正之风。有一次他发现与他关系密切,共事多年的班子主要成员的弟弟种地时铲涮路基,造成路面坍塌,他不顾私情,指着那人的鼻子吼道:“快把路补好,干部家不带好头,当什么干部。”他的这一举动得到广大村民的赞许,那位攻路边的人也深深地感到愧疚和自责,自此再没有种地破坏路的现象,使那条生产路一直到2011年铺柏油时都完好无损。Nir法治快讯网
他同时看到在基层农村,最敏感的问题是经济问题,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工作,或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为让群众放心,从九五年开始,本村建立了村民议事制度,财务账目日清月结,每半年公布一次,重大问题同群众商量,如计划生育、宅基地划分、粮食补贴、低保款、社会救济等、这些群众容易产生意见的问题都是实施前由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反复讨论最后提出最佳方案,做到各项重大工作公正、公平、公开,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融洽了干群关系,村风民风有了很大改观。Nir法治快讯网
这里虽西靠卫河,但近几十年来干旱少雨,全村800多亩土地成了“望天田”。水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农村经济要发展,解决困扰农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水利问题。他带领群众利用农闲季节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多方筹资14万元,新打机井12眼,修旧井8眼,架线路19200米,挖沟渠近3000米,并使本村靠天吃饭的800亩盐碱薄地变为旱涝保收的丰产田。Nir法治快讯网
俗话说:“无情未必真豪杰,知恩不报非君子”,郎保兴正是这样重情重义的人。他身在其位,尽心尽责的为村里着想,以实际行动回报乡亲们对他的尊重与信任,为了科学种田,调整生产结构,他率领10人的取经队伍,直奔国家农委科委,根据他们的想法,把他介绍给了寿光疏菜基地,泰安农学院。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有着成功的反季节栽培经验以及现代化设备,虽是严寒季节,一幢幢大棚里却长满了青翠欲滴的瓜果,令人大开眼界,他们耐心地向人学习,并从泰安引进新型苗木。回来后,他们分头在自家地里试点试种,把学来的经验通过试验使之转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才可以大面积的推广,不然会给村里造成损失。就这样,他带领大家在村南先后搞了40亩大棚,村东上了40亩果树,把属集体的土地承包给农户,并把成熟的管理技术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村民。Nir法治快讯网
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发展经济多管齐下,利用在乡镇驻地,又是集贸市场,还有106国道309省道在这里交汇,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在村里的支持下很快在国道、省道两旁上饭店78家,摊位40多处,发展村办企业三处个体企业5处,建材加工5家,维修业8家,全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占80%以上。现村里有大型农业机械7台,还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现全村养猪400多头,养鸡2万多只。由于他的认真执着,苦干加巧干,,经过三年的努力,科技兴农,工商并举在古南村初见成效,三年有了很大起色,甩掉了穷帽子,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二百余元上升到壹仟余元,到2012年村人均收入达8600多元,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先进村。Nir法治快讯网
为民谋福祉 甘为孺子牛Nir法治快讯网
了解郎保兴的人都知道,高调追求,低调人生,不比吃、喝、花钱,而是比干实事,比贡献,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多数村民都出入摩托车、小轿车,他前几年依旧骑自行车,现在总是骑一辆破电动车,这在金钱堆砌的社会里,小轿车如水的街面上未免有点寒酸,可郎保兴重视的是:“金钱买不到的精神财富,可不能富了口袋,穷了思想,只要准则不变,才能处世不乱。”郎保兴在生活上总是以身作则,从不张扬,一心扑在事业上,为了带领村民搞活经济发家致富,改革开放的初期,他就和村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搞起收购站,几经打拼,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在当时一年全家收入不足千元的年代,他就成了万元户。自己富了不忘群众,于是萌发了利用古南交通便利,古来就是旧集市的优越条件,决心开发商场,带领村民走“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发展道路。为了建商场,他多次奔波,求得上级的支持与扶持,并召开村民大会,在会上掰着手指给大家算帐:“麦子几毛钱一斤,玉米毛数钱一斤,建商场占用土地,发了财,有了钱,想吃啥买啥,粮食可以靠市场调济”。由于郎保兴扎实诚信的工作作风,他那颗实心实意为大伙着想的心深为大家熟知,令人信服,但也有个别不太顺意的,有的人总认为农民不种地,经商是搞邪桩,种地的靠买粮吃是天大的笑话,可不支持建商场,又对不住郎书记一片好心。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他逐一登门,苦口婆心地给这些农户分析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头,赢得了大家的共识。1992年一个占地二百亩的东古城商贸市场建成了,并招来了四方商户来此落户。由于市场管理稳定,生意日益兴旺,给古南村民带来收益。近几年当村民大把大把的票子装进口袋时,才更加佩服自己的带头人的远见卓视。Nir法治快讯网
为了让村民真正富起来,他鼓励村民大胆创业,并号召外出务工人员把外地的先进经验带回村里,自己也亲临一线,在村原有建筑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历经拼搏,赴聊城、下临清、去河北馆陶搞工程,承揽开发,现已发展为注册1500万元的公司,为国家税收做出了贡献,也让村里的能工巧匠有了用武之地,并安排了300多人就业,使就业搞建筑的村民富了起来。Nir法治快讯网
郎保兴自己富了不忘经济贫困的群众,对他们热心的帮扶。古南村民郎勤雨家贫患中风病,无钱救治,郎保兴听到后二话没说,立时送去400元看病钱,感动的老人热泪盈眶,因治疗及时才未落下后遗症,安享晚年80岁高寿。村民刘廷莲丈夫不幸去世,家中日子陷入困境,孩子面临辍学。失学的悲剧,郎保兴对此慷慨解囊,随即给他家送去470元的学费,感动的一家人千恩万谢,并激动地表示一定好好上学,回报社会。郎保兴这种乐于助人的义举,赢得广大民众好的口碑,他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教育影响着周围人,形成了和谐俱进的时代气息。Nir法治快讯网
不辍耕耘步 永往直前人Nir法治快讯网
古南村原本是由一座座星罗棋布的土房拥挤而成的自然村庄,近几年来,由于日子富了,不少冒尖户翻盖了新房,仍无法改变参差不齐的旧貌,村里的老街弯曲狭窄,制约了村民的出入,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村东接连106国道的两条生产路过车时尘土飞扬,车风夹带的杂物天昏地暗,弥漫村庄。在致富的过程中,改变村民居住条件,迫在眉捷。2009年把村容村貌的改造放在了首位,他借助工商局、电力局、财政局对古南村包村帮扶资金,并又自筹资金80余万元,全村党员干部出义务工150天,分两期将两条生产路硬化,并拓宽街道,将村内三纵四横七条老街全部硬化,总面积16000平方米,除村民自愿捐助(捐款人刻碑留念立于村头),外,没让老百姓摊集钱。又争取资金30余万元给村民安装自来水管道,还帮助邻村的村民也安上自来水管使周边5200多人全部吃上放心水、健康水。Nir法治快讯网
在新村改建的基础上,他清楚地意识到,建设新农村,一定要使它超凡出众,令人刮目相看。要想使乡亲真正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就应着眼于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于是便把这片土地合理的划分出了工业、商业、文化休闲区,并在老村东头盖起了一座可容三十余户,150人居住的居民楼,按照最低价位卖给村民,鼓励他们离开旧村。在楼房建设中为住户整修街道,安装路灯,架设电路,供水供暖,良好的生活条件引发村民住楼的愿望,现已有部分村民搬进新居,不久的将来,将全部入住新区,将原来的村庄复耕,将为国家新造300余亩良田。Nir法治快讯网
在郎保兴带领下,古南村一步步富起来了,村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村民的精神面貌也随着生活的富有发生了新的变化,郎保兴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他提出了依法治村,为本村和村民建章立制,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些年集体土地承包,集体企业承包,林网的管护等,全部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郎保兴利用多种形式教育群众讲文明,树新风,提倡集体主义,提倡奉献精神,向封建迷信旧传统观念,不良习惯斗争。村里建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村委会一名主要干部靠上抓,聘请了五位德高望重的村民建立调解小组,负责调解村民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把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时期。村里的红白喜事都由调解小组出面,提倡简办,反对浪费,不仅减轻了村民的负担,还促进了团结和谐的新风尚形成,在村庄建设,道路整修过程中,虽有时也涉及到一部分群众的利益,但因工作做得扎实,没发生一起矛盾纠纷,无一上访告状事件,全体村民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古南村经济发展,勤劳致富,营造了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Nir法治快讯网
于此同时,他还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古南向来有尊师重教之风,民国初年就有十二学董办学堂的先进范例,喊出了“中华民国大改良,折了庙堂办学堂”的口号。从古南这块土地上走出了两个北大骄子,并培养出不少国家的栋梁之才。郎清荣和严树铭最早参加了共产党,建国后成为党的高级干部,郎勤章、郎勤襄、郎勤古是鲁西北最早的共产党员,为祖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留下了美好的名声。郎保兴受先贤们精神的薰陶和感染,传承尊师重教这一优良传统,自己出资150万元建立了古南幼儿园,现可容纳上千名孩子,并出资5000多元整修了通住小学的道路,为鼓励学生成材,学好知识,报效国家,定立奖励制度,村里凡升入本科的奖给1500元,专科1000元,中等学校500元,并每年拿出2000元奖励本村小学任教老师,激励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近几年来,这个上千人的村子共有31人考上大学,走向科技兴国,振兴中华的岗位,为社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郎保兴多年的工作成绩及贡献,古南村连续多次被评为县、镇先进党支部,“县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村”,“县精神文明单位”,“县个体私营经济先进村庄”,“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五个好单位”,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县镇模范党员,县“十佳支部书记”,“县扶贫开发先进工作者”,“尊师重教先进个人”。97年被授予县劳动模范,99年被授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Nir法治快讯网
Nir法治快讯网
十月上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一行五人采访了市(县)人大代表,市县劳动模范郎保兴,这一道道光环把他打扮的光彩照人,可他那朴实和蔼的形象却让人感到亲近无束,如沐春风,讲起村里的事如数家珍,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优越的表现,正是这些平凡亲切的形象,在我们心中郎保兴渐渐高大起来,如此高大的形象,岂是照相机可以容纳得了的,如此崇高的精神境界,又岂是手上的笔可以描绘的……如今的古南村已是街道整齐、房舍叠翠、商机兴旺,现有华金水泥厂、果汁厂在这里落户,村中的几家以农产品加工的企业生机盎然,呈现一派祥和与繁荣的景象。古南人民那紧张有序、丰富多彩、瀟洒浪漫的生活一一跳入眼帘。对此,我们没有更多的语言,只有由衷的赞叹,站在古南村的街头,脑海里出现一个壮观的场景,村民们正在郎保兴的带动下,迈着铿锵的脚步,行进在开拓进取实现富裕梦的大道上。Nir法治快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