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梅,女,汉族,山东省平邑县人,195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75年9月,临沂卫校毕业后在平邑县郑城医院参加工作;1992年6月,调至平邑县人民法院;2010年12月至2020年4月,受聘担任临沂市兰山区交警直属二大队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首席调解员,从事专职人民调解工作。 |
胡晓梅接着说:“这就是传统的力量。英国有英国的传统,同样,我们中国也有中国的传统和法律。在中国做生意,就要适应中国的传统,遵守中国的法律。”
一席话,说得丹尼威尔连连点头称是,改变了原来的认识。胡晓梅又继续向他讲述了人民调解的便利之处,让丹尼威尔充分了解了这一非诉的东方经验。
文化融合在交流中悄无声息地进行。接下来,丹尼威尔痛痛快快地接受了调解,向受害方支付了赔偿款。
调解结束后,丹尼威尔禁不住用西方人的礼节,抱起胡晓梅转了几圈:“梅,你是美丽的东方一枝花!”
那一刻,中国传统文化散发出多么诱人的魅力啊!
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民族责任、中国责任,胡晓梅就这般主动扛在了柔肩之上。
这正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查阅档案资料,从中发现规律,是胡晓梅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第四章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比起二爷爷,比起红嫂,吃这点苦,受这点累,算啥?!”胡晓梅常把这话挂在嘴边。
其实,已经退休的胡晓梅完全可以不去应聘,因为,当时,她的女儿已成家立业,有了小孩,正是需要她这个做姥姥去照看的时候。但是,胡晓梅心中的那份使命与担当,却让她选择了又一个10年人生接力奋斗!
在兰山区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纠纷调委会,胡晓梅是有名的“三最”——年龄最大、工作量最大、工作时间最长。
胡晓梅干的调解都是围绕生命与健康的,可她本人却从不把自己的生命与健康放在心上。
人们常常说起的,是她五次被送到医院急救的事。
第一次,是在2016年11月。当时,胡晓梅调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赔偿纠纷。那一天,她从早上8点多,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11个小时里,她说话不下10个小时,最后,一口气没上来,便一头栽倒在地。值班的交警急忙把她送到医院,经抢救脱险。医生诊断说,一看喉咙里密密麻麻的水泡,就是典型的急性会咽炎。大姐这是说话太多,加上心里着急,堵住了气管,幸亏来的及时,再晚来几分钟,可能就没命啦!
急救输液一结束,胡晓梅拿上一包药,又立马回到调委会。在她的心里,纠纷还未调处,不踏实啊!
第二次,就是前面说到的2014年调处刘某交通肇事赔偿纠纷。
第三次,是调解兰山区“4·2”交通事故赔偿纠纷。那是2014年,纠纷双方互不相让、以死相逼。进行第一轮调解时,胡晓梅连续工作10个多小时滴水未进,出门时因低血糖昏迷摔倒在调委会门口台阶上,造成右脚脚面、脚后跟、腕骨三处骨裂。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后,要为她打上石膏固定,卧床休息养伤。胡晓梅一听就急了:“不行!不能打石膏,我还要去调解呢!”她执意不打石膏,拄着双拐,拖着未做任何处理而且肿得发亮的右脚,返回调委会。随后的4天里,她和同事们夜以继日,终于做通了17名当事人的工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第四次,是2014年6月的一天,胡晓梅在下班时,昏倒在地,被送到医院打了一宿的吊瓶,第二天早上,她又准时来到调委会。
第五次,是胡晓梅当选全省最美人民调解员参加颁奖典礼时。那是2015年7月,她以全省最美人民调解员的身份,从临沂赶赴济南,参加颁奖典礼并进行事迹宣讲。当时,她带病忙于工作,结果到济南后发现药用尽了,而且相同规格型号的药又买不到,在报告现场出现不适,被紧急送到医院。
在胡晓梅心里,这样的忘我再正常不过了。
胡晓梅在工作上是一个非常用心、上心的人,但在生活中,却非常粗心马虎,能凑付就凑付,不过分讲究。
比如,她是一个每天自带煎饼工作的人。
干调解以后,由于工作时间的不确定,她患上了糖尿病,饮食需要格外注意。为此,她随身的背包里每天都带着两个煎饼卷,到了中午,一边听当事人讲述,一边啃干煎饼是常有的事。就在她参加全省最美人民调解员事迹巡回报告时,她的行李箱里也是装着一摞煎饼。
再比如,她还是一位极少换新衣服穿的人。
女人爱美的天性仿佛在胡晓梅那儿荡然无存。10年间,她总是一套工装穿在身上,留给人们一个永远都是那么干练、正直的形象。
“这些年女儿春节给我买的新衣服,我就穿过一件,其它都给了当事人。看到当事人有难处,我也跟着难受,自己有啥给啥。钱物都是身外之物,只要能帮上别人,我就高兴!”谈起这些琐事,胡晓梅开心得很,有时也会调侃一句:“同学聚会,大家头发都白了,就我是黑的,为啥?因为我很快乐!”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